三国志11血色衣冠6.0:文教类科技介绍,原版中的鸡肋结果会飞了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14 12:00:54    

本篇咱们来聊聊文教类科技。

文教科技

经济科技包含“公共教育”、“中医学”、“文官制度”、“三省六部”、“印刷术”、和“克己复礼”共6个科技。

一级科技“公共教育”效果:换季治安下降概率降低50%

这个效果在原版中是比较鸡肋的,最主要的作用无非也就是省点事。但是在本作中,作用却提升了很多。

其一就是因为本作的行动力恢复规则原因,导致行动力非常紧缺,能省点行动力,总是好事。

其二就是本作中增加城池“治安值”的“巡查”指令,简直贵的令人发指。

在本作中,执行“巡查”指令消耗的金钱,是按城池人口数量来决定的,默认是每10万人口就需要100金钱。

比如上图,江陵城初始92万+人口,单次执行“巡查”指令就需要消耗的1000金钱。

所以来说,能少自动掉点“治安值”实在是又省事又省钱。


二级科技“中医学”效果:人口增长+20%

在本作中,“人口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。他主要涉及到几个方面,比如钱粮收入、征兵消耗、技巧值增加数量等。

人口越多,钱粮、技巧值的收入也就会更多。尤其是技巧值,本作默认征战是不能获取技巧值的,那通过每月“人口”数量带来的技巧值自动增加,就变成了最主要的技巧值来源。

所以来说,“中医学”科技是非常有必要优先考虑升级的。虽然短期效益不高,但是长远来看,收益是非常大的。


三级科技“文官制度”效果:增加直辖城市数量4

科技介绍里的不对,效果实际上是增加直辖城市数量4。

前面咱们也聊到过,在本作中,默认你只能单个军团(包括直辖)最多只能有4座城池,一旦超过4座,就会面临行动力消耗+10%的惩罚。这在行动力获取数量很少的本作中,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。

比如上面两张图,上面那张是正常情况下的征兵行动力消耗,注意最下面那排字,行动力消耗20。

下面那张是所辖城池数量超过规定值之后的征兵行动力消耗值22。

看似不多,但如果按照每回合恢复80点行动力计算的话,就是可以操作4次和3次的差距了。

尤其是地盘大了之后,仅仅前线城池都可能不止4座,而且前线城池后方的直接补给城池更是不知凡几。毕竟你仅靠前线城池怕是很难支撑住的。这些城池最好都选择直辖,让电脑AI军团来控制,怕是能哭死你。

但是这样的话,就很容易突破直辖上限的4座城池。

而有了这个科技,最起码就不会受到行动力消耗+10%惩罚了。


四级科技“三省六部”效果:可以建造户部、刑部、吏部、吏部、兵部、工部

六部对应的就是原版的六个内政建筑,计略府、人才府之类的。

这些内政建造在原版中的作用普遍是不太大的,但是在本作中则鸟枪换炮了,不仅因为游戏环境的影响作用大增,而且还往往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。

这部分内容比较多,随后还是单开一篇专门介绍一下吧。

总之就是一句话,造就对了。


五级科技“印刷术”效果:行动力消耗-20%

上面介绍“文官制度”科技的时候简单聊到过行动力消耗的问题,其实之前我专门写了一篇关于行动力的文章。

在有了这个科技之后,各项行动力消耗都降低了20%。比如上图,正常情况下执行“开发”指令需要消耗20点行动力。有了“印刷术”科技之后,就只需要16点了。

还按照每回合恢复80点行动力比较,就是每回合原本可以操作4次变成5次了。

尤其是在你需要研究科技或者能力的回合,可以更加的从容一点。不然如果战局吃紧,甚至你连进行这些操作的行动力都没有。

性价比很高,尤其是针对一些君主魅力值比较低的势力,可以考虑较早升级。


六级科技“克己复礼”效果:武将忠诚下降概率降低50%

武将在每个月都有自动概率下降忠诚度,这一点很烦人。

尤其是血色衣冠历代中,都不支持出征在外的将领享受“褒奖”的功能恢复忠诚度,就更恶心了。

如果长时间出征在外,闹不好就被敌人连人带部队全拐跑了,直接给你来个临阵倒戈的“牧野之战”,恶心不?

即便是城内的将领可以执行“褒奖”的,每人次5点行动力和100金钱的消耗,长久累计下来,也是不小的负担。

但是呢,概率低不等于不会掉,也并不能掉以轻心,使自己的主力部队长时间在外。最保险的办法还是结义或者弄个“仁政”在城里。

总的来说,这个科技有用,但是我感觉相比于它六级科技的身份,性价比不是很高,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有其他选择的时候,可以往后放一放。

结语

总体上来说,文教类除了最后的六级“克己复礼”科技,性价比还都是很高的,在有了一定的战斗力之后,可以考虑较早的提升这部分。

相关文章